“雙循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安丘市農產品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4%
本報訊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玉芳 通訊員 孫中金 田杰 劉久平)大地豐收碩果飄香,世界愛上安丘味道。安丘作為全國蔬菜出口第一大縣級市,擁有外貿經營資格的農產品加工企業260家,有出口實績的18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年出口量80多萬噸,暢銷日韓、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至8月份,全市農產品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4%。
在2021山東(安丘)出口農產品博覽會期間,記者走進“中國蔬菜出口第一縣”,探訪安丘以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為引領,積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推動出口級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持續暢銷的成功秘訣。
強勢融入“雙循環”。作為世界上質量標準最嚴苛的國家之一,日本市場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大蒜產品和四分之一以上生姜產品卻出自一家安丘食品公司——安丘源清田公司。近年來,安丘市堅持“兩個市場,一個標準”,全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為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出口級”農產品,該市先后制定發布了《初級農產品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要求》等國家標準6項、地方標準20項,研究制定了40個農業標準綜合體系,制定了生姜等33個出口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200多個生產標準,創新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控、社會化服務、品牌化運營、融合化發展”五化模式,真正將“安丘標準”變成了“國際標準”。目前,安丘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0多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呈集群式發展。
打造“出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安丘農產品暢銷國內外的關鍵。該市通過對農業投入品全面實行告知備案、連鎖直營、依法禁用、聯合執法“閉環管理”,堅決管住“藥瓶子”,嚴把農化品準入關。該市35處農獸藥批發企業和973處鎮村銷售店全部實行封閉式連鎖直營、實名購買,農獸藥來源、去向、質量都可追溯。
把好市場準入、產地準出關。該市投資4000多萬元提升市級食品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設立102個服務輻射半徑2公里的社區固定檢測站、20個畜產品檢測站,對9家規模較大的城區農貿市場配套建設檢測室開展“自檢”;在28個重點商場超市、學校食堂設立快檢室。堅持“你送我檢、政府買單”,全區域、全品種、全產業鏈覆蓋,無“二維碼、合格證”的農產品一律不準入市。今年已完成食品農產品抽檢4800批次,合格率100%。
助推產業高收益。談及深耕服務融入“雙循環”助推農產品實現高收益時,安丘市委書記李新閣介紹,安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構建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引導企業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持續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